真理
從神的創造看神的心願與目的(第五至六篇)

從神的創造看神的心願與目的(第五至六篇)
一九五四年十月起,李常受弟兄在台北帶領生命訓練,為期三個月,其中一堂課係從全本聖經來看生命的路線;本書各篇即由該次查讀創世記第一部分的記錄編輯而成。
信息內容
第五至六篇信息繼續說到『神達到祂目的的手續』,啟示神達到祂目的第二步,就是要人接受祂的生命,包括將人擺在生命樹跟前、讓 人有自由的意志,要人自由選擇、要人負責與神同工合作、以及給人禁令警告人。
真理要點
一、當日在伊甸園裏定規有各式各樣的受造之物;但在創世記二章八至十四節的記載,卻只題到兩樣東西,一樣是樹,一樣是河。這給我們看見,神在園子裏的思想,乃在於樹與河。為甚麼神在這裏看重樹呢?因為樹與生命有關。這裏一題起樹,就引到食物的問題。食物乃是養生的問題,就是生命的問題。樹是食物的問題,是叫人得生命;河是飲水的問題,也是叫人得生命。神中心的思想是在生命上。神要給我們看見,祂在造物裏所要作的,就是要將祂的生命作到人裏面,叫人能彀像祂,能為祂掌權。
二、詩篇三十六篇九節說,在神那裏有生命的源頭。約翰福音一章四節說,『生命在祂裏面』,就是在神的化身基督裏。基督這一位神的化身說,『我來了,是要叫羊〔人〕得生命』(十10),又說,『我是生命』(十一25)。這些地方所題到的生命,都是獨一的,就是指神的生命。所以,神把人造好以後,將人擺在生命樹跟前,其含意就是要人接受神這獨一的生命。
三、照創世記二章的記載,地要長出東西,第一必須天降雨,第二必須人耕種。在人被造之先,神還沒有降雨在地上,人還沒有在地上與神合作,所以神的生命在地上長不出來。之後人造出來了,神的活水就從神那裏流出來,滋潤地面;那就是神所負責的一面成就了。然而還有一面,就是耕種所象徵的:耕種象徵人與神合作,叫神的生命能從地上長出來。在馬太福音十三章,主耶穌說到撒種的比喻,說到神的種子撒到人心田,人就要負一個責任對付心(3~9,18~23);這個對付就是耕種所象徵的。神的生命進到人裏面,神的靈雨降下了,但人需要負一部分責任,就是對付自己的心田。人若負起這部分責任,就是與神合作,那麼神的生命,就能在屬土的人裏面長出來。
生命經歷
一、在宇宙中心的地方,有一個生命是神聖、永遠、非受造的。神的心願乃是巴望土造的人,能接受這生命。這生命一面看,是生命的果子,一面又是生命的活水。人一接受這生命的活水,人裏面就因這生命水的流通,而起變化的作用,變作金子、珍珠和寶石。金子、珍珠和寶石都是寶貝,用以象徵神一切尊貴和寶貝的成分。神的生命進來,就把我們變化得和神一樣尊貴、寶貝。到那一天,我們也就能彰顯神的榮耀,對付神的仇敵。
二、今天人在宇宙中,還是和當日一樣,處於兩個選擇之間。選擇神,就倚靠神;選擇神之外的,就向神獨立。無論你作甚麼,好也罷壞也罷,只要是不倚靠神的,不必和神交通的,就是揀選善惡樹。反之,你若常活在神裏面,不斷與神交通,就是選擇生命樹。摸著生命樹就是倚靠;你若天天仰望神,倚靠神,和神有交通,你裏面總是碰著神,摸著神。你看望弟兄姊妹、講道、禱告,整個生活都是接觸神的,這樣,你就是揀選生命樹,那個結果就是生命。
問題研討
一、創世記二章叫我們看見神中心的思想為何?
二、按照創世記二章和馬太福音十三章,我們如何與神同工合作?
三、今日我們如何經歷揀選生命樹?
創世記結晶讀經(十七)在基督天上的職事裏為弟兄爭戰而享受祂
亞伯拉罕憑信而活,不僅過祭壇和帳棚的生活,也為弟兄爭戰(創十二7~8,十四)。他為羅得爭戰乃是在基督天上的職事裏與祂合作。亞伯拉罕為羅得爭戰,是因羅得錯誤的離別亞伯拉罕,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他遷入那城,住在那裏,並且定居在那裏;在神的主宰下所多瑪被擊敗,羅得被擄。但是亞伯拉罕不計算弟兄的弱點,也不對羅得幸災樂禍;就亞伯拉罕說,看見弟兄被擄對他乃是羞恥。當亞伯拉罕一得知羅得被擄的消息,就決意要為羅得爭戰;並且他出去爭戰以前禱告,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華舉手起誓(創十四14,22)。亞伯拉罕能帶著他的三百一十八名壯丁,與四王並他們的軍隊爭戰,乃是由於在這景象背後,撒冷王(意思是『平安王』)麥基洗德(意思是『公義王』)為羅得、亞伯拉罕、並亞伯拉罕的爭戰代求(18~20)。
亞伯拉罕得著勝利後,『有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創十四18)。麥基洗德豫表基督是君尊的大祭司,是在亞伯拉罕得著勝利後出現的。他在出現之前,必定曾為亞伯拉罕代求;亞伯拉罕能殺敗四王得著勝利,必是藉著麥基洗德的代求。今天我們的大祭司基督,正以隱藏的方式為我們代求(羅八34,來七25),使我們成為祂的得勝者,擊敗神的仇敵,好使基督藉著我們的得勝,能在祂第二次來時公開的顯現。我們都需要在靈裏回應主的代求;我們若照著這回應而行,忘掉我們的環境、仇敵、甚至自己,我們就會得著勝利,並且『殺敗諸王』(就如己、天然的心思、放肆的情感、頑固的意志、和其他的仇敵)。在殺敗諸王的末了,我們的麥基洗德就會向我們顯現,那就是基督的再來;那時全地都要知道神是天地的主。基督在地上的職事裏,乃是照著亞倫的等次為大祭司,為著除掉罪(九14,26)。然後,基督在天上的職事裏,乃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標出為大祭司(五6,10),為著勝過罪,不是為著罪獻祭,乃是將那經過成為肉體、人性生活、釘十字架、和復活之過程的神(由餅和酒所表徵)服事給我們,作我們生命的供應,使我們蒙拯救到底(七25)。
今天使徒的職事與基督天上的職事合作,乃是按著神和神的經綸為聖徒代求,並將經過過程的神服事到聖徒裏面,作他們得勝的供應和享受(來七25,八2);這就是『為弟兄爭戰』。而享受基督在祂天上的職事裏作君尊大祭司的路,啟示於詩篇一百一十篇三節:『當你爭戰的日子,你的民要以奉獻為彩飾,甘心獻上自己。你的少年人對你必如清晨的甘露』。其要點乃在於我們若甘心將自己奉獻給主,就會有神聖、屬天的光彩而顯為美麗;我們需要清早起來接觸主,好成為滋潤基督的甘露。
亞伯拉罕得著勝利後,麥基洗德為他祝福,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賜福與亞伯蘭;至高的神把敵人交在你手裏,是當受頌讚的。亞伯蘭就將所得的一切,拿了十分之一給他。…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華舉手起誓;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創十四19~20,22~23)。為著主在地上的行動,我們需要跟隨亞伯拉罕的榜樣,用屬地的財物尊崇我們升天的主;並且為著主在地上的行動,我們也需要勝過屬地財物的試誘,而享受經過過程之三一神的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