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屬靈書報導讀

成為主手中有用的器皿(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1408-book

成為主手中有用的器皿(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本段係主僕李常受弟兄於主後一九八六年三至六月間,在臺北帶領全時間訓練所釋放之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十一及第十二章分別說到『成為主手中有用的器皿(一)、(二)』。

信息要點

一、對每個真實得救、愛主、願意一生事奉主的人來說,如何在主手中成為有用的器皿,乃是極其重要。有幾件事是這樣的人一生並天天要注意、操練的,首先是追求生命的長大。我們得救、長大,能在主手中合祂使用,是在於生命。我們要對人能有幫助,傳福音要有果效,也都在於生命。同樣一件事,其價值搆到甚麼程度,端視作這事的人如何。若是使徒保羅今天在這裏傳赦罪的福音,那一定很有分量。但若換我們來傳,結果必定差很多,因為在生命上我們不及保羅。因此,我們要注意在生命上追求長大。

二、按聖經來看,配合生命的,就是真理。真理就是神的話,不是我們的話,乃是聖經的話。在約翰福音十七章,主耶穌向父禱告時,祂說,『求你用真理聖別他們,你的話就是真理。』(17)。中國古聖先賢所寫的四書五經,以人群倫常道德而論,可說是除了聖經以外最高的書了。但即使是這些書,也不能說是『真』的,宇宙中只有神的話是真的。因這緣故,我們對於神話語的追求,絕不能有所間歇,應該是天天必作的事。

三、我們必須建立起天天禱告,時時與主有交通,常常向主認罪,隨時享受聖靈充滿的生活,這是基督徒生活該有的建立。禱告是天天的,這是指個人的禱告。我們必須天天禱告,和主有交通,並且一定要認罪,不容有一點障礙存在我們與主之間。醫生、護士在醫院天天接觸各種病人,沾染各種病菌,他們蒙保守首要的路,就是經常洗手。我們的認罪、悔改,也必須是這樣。

實行要點

一、事奉主的人,絕不可言語輕佻,舉止輕浮。我們的人格、性情都要培養,建立起基督徒的性格。弟兄們不可輕浮隨便,乃要莊重合宜。不該說話的時候不要開口,一說話就要算數。說錯了立刻認罪,說出來一定要遵守。作事要規矩鄭重,和人約定要守時,應許人的事要絕對作到。我們若把這樣的性格建立起來,定規會成為一個有分量的人。作同樣一件事,事情的輕重不在於事情的本身,而在於作的人。所以我們必須把自己的性格建立起來。

二、生命長大、熟悉真理,乃是我們每位事奉主者,兩項必要的裝備。我們有生命,有聖靈的充滿,且常常與主交通,也有好的性格,真理又豐富,但是語言不行,這總是一個闕如。所謂語言不行,不僅指外語程度,也包括我們的母語。要為主說話,如果辭彙不彀發表,雖然有滿腹經綸,也無法表達出來。因此,我們必須在語言上有學習。首先要學的,就是自己的母語,中文一定要學得通順,好能為主說話。此外,要好好學習英文。英文是今天的世界語,無論到那裏,懂英文,就能走遍天下。

三、我們一定要學習認識召會,怎麼作都是為召會,也都是靠召會,和召會絕不脫節,並且受召會的保護,受召會的限制,也受召會的帶領。召會乃是包括弟兄姊妹。換句話說,我們必須學習不單獨行動,學習和弟兄姊妹一同配搭。配搭乃是召會問題,即使一個人是萬能大漢,甚麼都能作,也不可脫開召會。我們都必須看見,神是一位,主是一位,基督是一位,救贖是一個,救恩是一個,召會也是一個,工作也是一個,見證也是一個。所以我們要學習在召會裏作,學習和大家一起作。

 問題研討

一、試述生命長大和成為主手中有用的器皿之關係。

二、請說明為何在我們的禱告生活中要常常向主認罪的原因?

三、請陳明為何一定要學習認識召會?

神聖三一的分賜裏學習屬靈的經歷(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1407-book

神聖三一的分賜裏學習屬靈的經歷(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三至六月間,在臺北帶領全時間訓練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九章說到『在神聖三一的分賜裏學習屬靈的經歷』,第十章為『作主活的見證人』。

信息要點

一、三一神的分賜,乃是我們屬靈經歷的基本條件,沒有一天我們能離開這個基本條件。二千年前,這位是靈的神還沒有經過過程,但是在主耶穌復活以後,祂已經過了四大步驟-成為肉體、經過人生、被釘十架、從死復活,成了賜生命的靈(林前十五45)。人一得重生,裏面就有神的生命、神的性情,還有神的成分,也就是有了神自己。這位神是父、是子、也是靈,是整個的、全體的神,就在人裏面。從這時起,人的生活行動,就應當照著這個靈。保羅寫了十四封書信,論到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末了他說,我們行事為人都要『照著靈』(羅八4,加五16,25)。

二、屬靈生命的經歷,必須是在三一神的分賜裏。因這緣故,我們必須一直和這位三一神有接觸,時刻不斷的和祂有交通。所以新約告訴我們,要不住的禱告,凡事感謝(帖前五17~18)。這意思就是要和祂一直有接觸。馬太福音二十五章說到十個童女,那五個精明的就是一直維持油進來,使她們的器皿裏一直有油(4)。我們在新路上受到絕佳的成全,到各鄉鎮開展時,自然能給人一個對的印象,使得救的人跟隨我們的榜樣。我們要給人看見,雖然我們是基督徒,卻和基督教截然不同。

三、我們必須在真理和生命上跟從主,在生活上接受主的要求。我們不能只有真理的啟示,卻在生活上一點也搆不上。這是一個極大的工作,需要我們一步步走上去。台灣福音化、真理化、召會化的普及行動,乃是一個空前的大祝福,甚至是召會歷史上的大舉動。五年福音化,再五年真理化、召會化。這樣,只要經過十年,全島都會被福音滲透,村村有召會,人人懂真理,生活有見證。這些事我們當作一個重大的負擔,好好專一的在主前禱告。盼望台灣的召會能成為模範,不僅滿了真理、生命,並在生活上成為社會、國家中最高尚的團體。舉凡家庭擺設、衣著穿戴、行為舉止、說話談吐等,都給人不平凡的感受,讓人看見召會的見證。

生命經歷

一、雖然我們屬靈的經歷還不多,但我相信我們多少都有經歷。甚麼時候我們一照著這靈,裏面就明亮。甚麼時候我們不照著這靈,特別是發起脾氣時,完全不在靈裏,就糊里糊塗,甚至神智不清。如夫婦吵架,說得火冒三丈,又責備孩子,亂成一堆;真是完全在黑暗裏。然而,我們一照著靈,一切就清楚。

二、基督的生命在我們裏面,完全是靈的故事。基督教講背十字架、經歷十字架,幾乎都重在修行一面,只顧修養,沒有顧到裏面的生命。屬靈生命的經歷,必須是在三一神的分賜裏。惟一有用的,就是一直接觸主,讓三一神的分賜在我們裏面不停的進行。我們必須學習一直接觸主,讓三一神時刻在我們裏面有分賜。

三、我們操練信心,需要在事奉主的事上,應付我們的環境。環境是無常的,並且是複雜的。我們要看見,這背後有神主宰的權柄。所以要相信神,不要怪環境,要學習相信神的安排。一面要相信神,一面要用信心應付環境,千萬不要爭論、抱怨。要相信神,無論大小事情,都要學習信靠祂。這是我們必須學會的功課。

 問題研討

一、請簡述神聖三一的分賜。

二、試陳明如何背十字架、經歷十字架?

三、試述我們在操練信心,在事奉主的事上,如何應付環境?

馬太福音裏神聖三一的奧祕(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1406-book

馬太福音裏神聖三一的奧祕(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本段係主僕李常受弟兄於主後一九八六年三月至六月間,在臺北帶領全時間訓練所釋放之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八章為『馬太福音裏神聖三一的奧祕』。

真理要點

一、馬太福音一章裏神聖三一的奧祕:馬太一章說到三一神,並說到『神與我們同在』,成了以馬內利。祂怎麼與人同在,成了以馬內利?第一步,祂藉著靈生在人的童女裏面(18,20)。第二步,祂又從人的童女裏頭,帶著人性生出一位耶穌(21)。祂是救主,就是人,是人子也是神子,把我們從罪裏救出來。第三步,祂又進到我們裏面,與我們同在(23),作我們的生命,作我們的一切。馬太福音一章不是將三一神當作神學道理,乃是啟示三一神怎樣經過種種過程,來作我們的救主,把我們從罪裏救出來,並且進到我們裏面。

二、馬太福音三章裏神聖三一的奧祕:十六至十七節說,『耶穌受了浸,隨即從水裏上來,看哪,諸天向祂開了,祂就看見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祂身上。看哪,又有聲音從諸天之上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這一段啟示出三一神,子從水裏上來,靈降在子身上,父從天上說到子。這證明父、子、靈同時存在,為了完成神的經綸。同時,約翰福音十章三十八節說出父在子裏面,子也在父裏面,是彼此互相在裏面。這些經文啟示出神是三一的事實,三一神不是三位神,乃是一位神,卻有三的講究。因這緣故,聖經不只說父、子、靈彼此內在,甚至進一步啟示子就是父(賽九6),子成了靈(林前十五45),並且子就是那靈(林後三17)。這就是神聖的事實,神聖的真理。

三、馬太福音二十八章裏神聖三一的奧祕:馬太福音到了結尾,這位三一神已經成功的經過成為肉體,度過祂的人生,完成祂在地上的工作,死在十字架上,並且從死復活,完成救贖。這時,祂在復活裏來了。祂對門徒說,『你們要去!』不是把萬民一個個浸到水裏,乃是把他們浸到父、子、聖靈的名裏,就是浸到經過種種過程的三一神裏(19)。在基督復活以前,『父、子、靈』從未並列作為一個名字。在祂復活後,祂要門徒去,將萬民浸入父、子、聖靈的名裏。祂所要作的,就是要大量生產、複製祂的自己。受浸的信徒就成為經過種種過程之三一神的複製品。

實行要點

一、從聖經的字面看,馬太福音一章的故事是說到馬利亞怎樣從聖靈懷了孕,生出一個嬰孩,名叫耶穌,人稱祂為以馬內利。然而當我們得著啟示,就看見這一章乃是說到三一神經過種種過程來作我們的救主,救我們脫離罪,並且進入我們裏面,作我們的生命和一切,為著完成神永遠的定旨。讀經不能只有聖經的字句,而沒有亮光、啟示。若是那樣,最多只有字句的道理。我們需要求神給我們智慧和啟示的靈。

二、馬太福音二十八章十九節說到,『將他們浸入父、子、聖靈的名裏』。這裏的『浸入』、『名裏』所包含的意義,遠超過『奉父、子、聖靈的名』施浸的意義。基督教常在受浸和禱告時引用馬太福音二十八章十九節,引用的目的是要奉一個名來行事。但在原文裏,『入』指明聯合,將人浸入三一神的名裏,就是將人帶進與三一神屬靈、奧祕的聯結調和裏。因此,馬太福音不是說到奉主名,乃是說到三一神與人調和。

三、現在祂所要作的,就是要大量生產、複製祂的自己。我們該回應主的差遣,把福音傳給人,讓人看見自己有罪,遠離了神,應當悔改歸向神,並接受祂。凡願意相信的,就把他浸入三一神裏面,使他成為經過種種過程之三一神的複製品,也就是三一神的繁殖與擴增。

 問題研討

一、請從馬太福音第一章陳明神聖三一的奧祕。
二、試說明馬太福音第三章神聖三一的奧祕。
三、請陳明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神聖三一的奧祕。

以弗所書裏神聖的分賜(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1405-book

屬靈書報導讀(833)

以弗所書裏神聖的分賜(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本段係主僕李常受弟兄於主後一九八六年三至六月間,在臺北帶領全時間訓練所釋放之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七章說到『以弗所書裏神聖的分賜』。

真理要點

一、以弗所書每一章都以三一神為其架構的基本成分。第一章說到父的揀選和豫定、子的救贖、靈的印記和憑質;在二章十八節乃是說到,我們藉著子,在一位靈裏,就得以進到父面前。三一神—父、子、靈,經過父的豫定、子的救贖、靈的蓋印並作質,把祂自己作到我們裏面。我們既蒙了救贖,有祂在我們裏面,就藉著子,在靈裏,進到父那裏。藉著這一來一往,三一神得以進到我們裏面,我們也進到祂裏面。結果就產生團體的彰顯—召會,也就是基督的身體。

二、在以弗所書三章,保羅向父禱告,求祂藉著祂的靈,用大能使我們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裏,使子基督安家在我們心裏;如此,就使我們被充滿,成為神一切的豐滿,也就是成為神一切的彰顯。在四章三至六節題到七個一:一個身體,一位靈,一主,一信,一浸,一個盼望,至終就有一位眾人的神與父;這就是說,子從父而來,給我們相信、接受並進入,結果我們就成了祂的身體。在這個身體裏居住的,就是這位靈,祂乃是父、子、靈三一神的終極顯出。因此,父、子、靈終極的顯出,住在一個團體的居所裏,這就是身體。這個身體所作的,就是彰顯這位三一神。

三、我們必須給人看見,這位三一神,照著祂的經綸,將祂自己作到我們裏面,結果就產生一個身體。這是一個奧祕,也是一個集大成。在約翰福音十五章裏,這個奧祕就是那棵宇宙的真葡萄樹。在啟示錄二十一至二十二章裏,這個集大成乃是新耶路撒冷,這棵宇宙的真葡萄樹就是新耶路撒冷。這就是這位神聖的三一神,經過祂的分賜、傳輸、聯結、調和,產生出一個生機體,彰顯祂自己,完成了祂永遠的經綸。

生命經歷

一、神已經把祂自己作到我們裏面,並且渴望從我們裏面活出來;只可惜,祂被『扣留』在我們裏面出不來。我們這個人的己、天然、肉體、血氣、個性、嗜好、意見、眼光、喜好等,都成了攔阻這神聖榮耀出來的因素。甚至弟兄們不合式的襯衫、領帶,姊妹們不合宜的頭髮、穿戴,都是這個榮耀顯出來的障礙。我們都承認,有太多次主要我們作的事,我們不作,主不許可我們作的,我們反而都作了。既是這樣,這位主怎能從我們裏面榮耀出來?祂如何能從你我裏面彰顯出來?

二、基督在我們裏面,是不是安家的?有時候是,有時候不是,因為我們常會和祂相爭。因我們裏面常有相爭,我們靈裏就沒有平安。得救之前,我們甚麼時候都平安,要罵人就罵人,完全隨心所欲。但是作基督徒後,就是稍微有一點責怪人的念頭,裏面就不平安,因為打岔了主在我們裏面的安家。祂一不能安家,祂就不平安,我們也就沒有平安。真正要得著主所給的安息,惟一的方法就是讓主在我們裏面安家。

三、要讓主安家、定居在我們裏面,就需要信和愛(提前一14)。信使我們能領略基督,愛使我們能享受基督。但是信和愛都不是我們的,乃是基督的。因這緣故,我們就需要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裏。這樣,祂的信就成了我們的信,使我們信祂;祂的愛也成了我們的愛,使我們愛祂。我們在基督的愛裏生根立基,結果就在祂的生命裏長大而被建造。

問題研討

一、試述以弗所書神聖三一為著產生祂的身體。
二、簡述在以弗所書三、四章,保羅向父禱告,如何讓基督安家而使我們被充滿而成為神的豐滿。
三、讓基督安家的路為何?

約翰福音裏奧祕的真理(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1404-book

約翰福音裏奧祕的真理(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本段係主僕李常受弟兄於主後一九八六年三至六月間,在臺北帶領全時間訓練所釋放之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四至六章為『約翰福音裏奧祕的真理(一)~(三)』

真理要點

一、約翰福音裏的奧祕,就是三一神。三一神要與人發生關係,祂就必須是話。約翰福音一章一節說『太初有話,話與神同在,話就是神。』這樣的開頭證明神要來與人發生關係。為此,祂採取了四個步驟。第一步,祂來成為肉體,將神帶進人裏面。第二步,祂在地上生活了三十三年半,經過了人生。第三步,藉著死與復活,祂把人帶到神裏面。第四步,祂成為那靈(林前十五45、林後三17),居住、生活在信入祂的人裏面。

二、約翰福音是極其奧祕的書,特別是十四章所論到神聖三一的奧祕。在十六至十七節主說到,『我要求父,祂必賜給你們另一位保惠師…就是實際的靈…』。這說出主是第一位保惠師,那靈則是另一位保惠師,並且那靈要在他們裏面。然後二十節啟示,到主復活那日,子在父裏面,信徒在子裏面,子也在信徒裏面。這就是神聖三一的奧祕,在我們裏面的乃是父、子、靈三一神。不僅如此,二十六節說到父在子的名裏差靈來,十五章二十六節則說到這位靈是從父並同父來的。所以來的這一位就是三一神,這就是神聖三一的奧祕;而祂是三一的目的,乃是要把祂自己作到我們裏面。

三、約翰福音十六章十五節說『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所以我說,祂從我有所領受而要宣示與你們。』這節經文裏有一個輸送的奧祕。首先,我們要看見父是源頭,萬有都包括在祂裏面。其次,約翰三章三十五節說到『父愛子,已將萬有交在祂手裏。』所以凡父所有的都輸送到子那裏去了。接著,『祂從我有所領受』,說出這位靈從子接受了所有的一切。之後,那靈就來『宣示與你們』。這就是說,父、子、靈所有的,都由那靈輸送、傳輸到我們裏面。

生命經歷

一、約翰福音開宗明義,第一個點就是話。這話在成為肉體之後繼續說話,並且一直的說。祂說話,就是父把祂分賜出來。今天我們作主的工,也是藉著說話分賜祂。這就是約翰福音裏,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我們要深入認識聖經中那奧祕的真理。這真理才能把我們構成另一種人,使我們為神說話,把神分賜給人。這是我們認識約翰福音奧祕真理的真正目的。

二、神是三一的講究,完全是為了讓祂能進到我們裏面,成為我們的享受。為此,祂必須先經過一個過程。比方麥穗要進到我們裏面,要有麥種,種到土壤長出麥穗,然後穗要磨成粉,作成饅頭或麵條,這樣才能進到我們裏面。不僅如此,當祂來經過過程時,不但帶著這神、人的成分,並且還加上成為肉體、為人生活、釘死和死的功效、復活和復活大能、升天、得榮耀、得冠冕、王位、王權等許多其他的成分。所以今天我們所信的、所喫、所享受的,就是經過種種過程的三一神。這樣的一位,實在是太奧祕、太奇妙、太豐富、也太包羅了!

三、宇宙中有一個奇妙的傳輸、輸送,就是把三一神傳輸到我們裏面來。結果,我們就成為屬靈的人,成為屬主的人,成為屬神的人,還成為屬天的人。這就是『傳輸』(transmission)的屬靈意義。我們基督徒的生活,常常像一部引擎啟動不起來的汽車,原因就是靈輸送得不彀。這時我們就需要靈的傳輸,讓那靈輸送到我們靈裏,充滿我們。因此,我們每天早晨都必須花時間與主接觸,好接受神聖的傳輸,然後整天的生活就會有動力。

問題研討

一、試述神是如何的來與人發生關係?
二、神是三一的,其目的是為何?
三、約翰福音十六章十五節所述之輸送的奧祕是甚麼?

聖經裏的四件大事(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1403-book

聖經裏的四件大事(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本段係主僕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三至六月間,在臺北帶領全時間訓練所釋放之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一章為『認識神的經綸』,第二章是『關於神的經綸』,第三章說到『聖經裏的四件大事』。

真理要點

一、神的經綸:聖經裏的四件大事是神的經綸、神的分賜、神與人的聯合,以及神團體的彰顯。關於神的經綸,『經綸』一辭乃是指家庭法規,家庭中的行政。神的經綸就是神的打算、計畫、章程,也就是祂的目的,是祂心中所喜悅、所喜愛的。神那個心愛的美意和目的,不是別的,就是要把祂自己分賜到祂所揀選、創造、呼召、救贖、重生的人裏面。接著還要在他們裏面聖別、更新、變化、模成他們,末了就榮化他們,也就是使他們得榮耀。

二、神的分賜:神實行祂經綸的方式,乃是在創世之前揀選我們,然後在時間裏創造我們、呼召我們、救贖我們。救贖之後,神就把祂自己分賜到我們裏面,重生了我們。為著把祂自己分賜到我們裏面,神就必須是三而一的神。這位三而一的神,乃是藉著祂的神聖三一—父、子、靈—來分賜。父是源頭,一切的豐富都在父裏面。子是父的具體化身,凡父所是、所有、所能的,全都具體化身在子裏,這位子又實化為靈。父、子、靈這神聖的三一,乃是神把祂自己分賜到我們裏頭的憑藉。

三、神與人的聯合產生神團體的彰顯:為著使神與人能以聯合,進而產生神團體的彰顯,神聖三一的會議決議要照著祂的形像造人,神的形像就是祂的愛子基督。人照基督的形像被造,目的是為著盛裝基督。基督要進到人裏面,乃是藉著神聖三一的工作。照新約的啟示來看,子進到我們裏面,就是靈;子若不是靈,就無法進到我們裏面。約翰十四章十六至二十節,清楚的揭示了神聖的三一,父、子、靈。約翰十六章十三至十五節則啟示關乎神聖三一的輸送,就是父的一切都在子裏,子的一切都歸於靈,靈的一切都實化在我們裏面。藉著神聖三一的工作,我們不僅成為神的國度,也成為祂的祭司(彼前二5)。這就是君尊的祭司體系(9),為著神形像的團體彰顯,以成就神原初造人的定旨。

生命經歷

一、在生命與真理上有追求:我們必須追求在生命上長大,經過聖別、更新、變化、模成的過程,直達到成熟、得榮的地步。我們也要追求完全認識真理,聖經太豐富了,不管我們讀得多透,都還有沒有讀出來的。我們愛主、追求主的人,一生大部分的工夫,都應該用在讀聖經上。

二、一個跟隨主的人,若沒有聖靈的充滿,就如植物沒有土壤、水分、陽光和空氣,即使能活著,也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當我們被三一神充滿時,我們就有土壤、水分、陽光和空氣,結果我們的生命必然生長、長大。真正基督徒性格的操練,不是藉著外面的改良,乃是出於裏面的變化。變化的意思是,你生來不是這樣,但因著有一種元素、成分加到你裏面,與你調和,而使你變得不一樣了,你的性格也就改變了。我們基督徒的性格乃是讓舊造的生命被破碎,調進聖靈的元素,而在十字架的死裏培養成的。

三、每一個讀經的人都有四重的難處:天然的觀念、屬人的觀念、宗教的觀念、和道德的觀念。這四重觀念,可以說是四層很厚的幔子,遮蔽了我們裏面的眼睛。除非我們將這四層幔子一一除掉,否則我們難以看見聖經所啟示這四件神聖的事。我們要認識聖經,認識神的經綸,就必須改我們天然、屬人、宗教、以及道德的觀念,好來接受神的啟示。

 問題研討

一、何為神的經綸與神的分賜?

二、要認識神的經綸需要追求那些事?

三、在認識神的經綸上我們有那些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