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一會所

生命繁增,新增會所

一○一會所於二○二四年一月二十一日成立,由一會所的三區及十七會所二、六、七區一同開展而增出,當天約有一百一十位本地聖徒與會。

一○一會所的開展範圍為濟南路至愛國東路、金山南路至師大附中之間的方正區域,為人口密集的住宅區,多年來即有聖徒居住並在此開展。在二○二三年初,城中大區的新春集中特會時,弟兄們同心合意,領受負擔,宣告要在此區開展出一○一會所,聖徒們也喜樂響應,並為此更新奉獻,求主擴張我們的境界!

一○一會所的開展分為兩個階段,上半年藉著週週叩門傳福音,大量接觸當地居民。不僅本地聖徒踴躍配搭,城中大區各會所也輪流來加強扶持,每到開展時段,大街小巷都是一隊隊的弟兄姊妹在叩門,實在是榮耀!主也將我們腳掌所踏之地賜給了我們,這個區域的每一戶都叩遍了,也從中得著許多平安之子。

1329-3a

到了下半年,我們藉著在路口傳揚福音,加強接觸青年人;也藉著增排穩固新人,並帶進主日見證。各個活力組和小排積極列名單為人代禱,並堅定持續餧養新人。有弟兄見證,雖然自覺年長,但仍有迦勒的靈,願意配搭開展,而主也賜下祝福,恢復一些久未聚會的弟兄姊妹,因而增出一個小排。

有位新人姊妹見證,原先她處在艱難的環境中,幾乎走投無路,藉著聖徒的開展接觸,她簡單的相信接受主,並開始和弟兄姊妹一同晨興、參加小排。很奇妙的,她變得越來越喜樂,也在環境中經歷了主裏面的同在和外面的豫備。她的弟弟也因她而接受主、受浸得救。

成立聚會的末了弟兄也勉勵大家:增會所該是生命的繁增,也該人人盡功用,為著建造基督的身體,雖有許多會所,但仍是一個台北市召會,背負在台北一的見證。

相調開廣,身體實際

一會所大學聖徒與城中大同區大學聖徒於六月二十五日至七月十一日,赴美訪問美國東西岸召會,並參加於安那翰舉行的七月半年度訓練,進入職事的說話。同行學生共二十九位,本會所有八位參加。

此次訪問最可貴的是與美國幾處召會的聖徒相調,包含紐約召會、鳳凰城召會、坦佩召會、喜瑞都召會。行程第一週,我們走訪東西岸數個景點,其中召會產業-紐約Camp Rosendale(KPCC)毘努伊勒(創三十二30)相調營地,是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親近主的美地。在訪問紐約召會期間,有八位當地在職聖徒放下工作,租遊覽車陪伴我們在紐約所有的行程,並親自豫備每餐的飯食。聖徒們費盡心力、柔細周全的服事,以及他們愛主愛召會的榜樣,使學生們都深受感動且被激勵。

藉著與紐約召會交通大學校園工作概況,看見主在各地的行動與需要,學生們的眼光被拔高、心胸被擴大。也激勵學生們心中定大志、設大謀,在學期間豫備自己,將來能為著主的見證到海外去。走訪世界知名景點固然賞心悅目,但僅是神的舊造。看見聖徒們活基督的榜樣,聽見他們愛主的經歷,更是讚嘆神新造的寶貴。

1313-3a

本次夏季訓練訓練進入神聖啟示的最高峰,讓我們看見聖經這盒子裏的鑽石,神在基督裏成為人,為要使人在生命和性情上,但不在神格上,成為神。藉著這分時代職事的說話,將來自全球各地不同膚色、文化和語言,追求主的聖徒相調一起,引進基督身體的實際。許多初次參加安那翰現場訓練的學生,都感到相當震撼。

為期六天的訓練期間,學生天天晨起禱研背講,操練以英文上台分享應考,並在主日聚會操練輪流申言鳥瞰。盼望學生們不僅進入高峰真理,更學習向人講說,並以高品真理幫助接觸的人在生命中長大。

福音託付,基督充滿

一會所聖徒服事台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學期初學生們領受校園開展的負擔,開學前藉著學生中幹成全以及期初特會,看見福音不是『人為神發熱心,乃是神給人的託付』。福音的負擔,就是主基督自己。這相當轉變我們對福音的觀念,在眾人的禱告中,福音節期不是向主求外面的果效,或經歷神蹟奇事,而是裏面被基督充滿,將基督背負到校園去,好將基督供應給人。

二月福音節期開始,學生們藉著每日晨興後有十五分鐘的守望禱告,為著主在校園的權益一同爭戰。每天放學有一個小時的福音開展,開展前在校園裏禱讀主話、唱詩,使學生們靈裏得著挑旺,讓福音的火繼續燒著。晚上也為每個名單禱告並研討如何回訪、邀約人。

1242-3a1

在兩週的福音節期中,我們舉辦兩場福音聚會、數場的福音午、晚餐,約有四十位學生有分,且有超過二十位福音朋友前來。不只中幹學生邀約人,低年級的學生們也邀約同學前來,眾人在福音上有顯著的突破。主將四位得救新人加給召會,這四位如今也調進召會生活。

在第一週福音節期裏,我們至新竹戶外相調,為著將新人、小羊調進召會生活,共有四位福音朋友,八位小羊一同參加。藉著進入職事信息,看見基督之於我們是生命,而召會之於我們是生活。學生們分享召會生活,見證如何住進弟兄姊妹之家,學習與同伴配搭,以及屬靈生命的長進。這給新人、小羊看見,主所要的不單是我們得救,更是我們生命長大,並過團體神人生活。

1242-3a

我們願藉著禱告、那靈與神的話,被基督充滿,一直從主領受負擔,同心作有份量的福音工作。

開家兒童排,喜樂豐富

一會所因著領受『台北市召會得一萬兒童』的負擔,自去年起,鼓勵家長們開家經營兒童排。藉著交通、禱告,有六個家打開,並新增兩個兒童排。今年我們延續同樣負擔,又新增兩個兒童排,並舉辦成全聚會,鼓勵所有聖徒們一同加入配搭的行列。

一對年長夫婦接受負擔願意為自己的孫女打開家。聖徒們齊心扶持,不僅有媽媽們帶著自己的孩子配搭,也有年輕的青職夫婦帶著自製的點心前來。會中眾人同唱詩歌和聆聽故事,會後孩子們喜樂的調在一起,實際經歷了身體的豐富供應。

1192-3a

一位剛恢復聚會的姊妹,因丈夫長駐國外,一人肩負工作和照顧孩子的重任,常感乏力。聖徒們一面牧養她,一面陪伴她的孩子,並邀請其他家長和兒童一起配搭。藉著堅定持續的實行,新的兒童排產生,孩子們得了顧惜餧養,姊妹也更喜樂的享受召會生活。

1192-3a1

為了拓展福音,我們今年成立了公園兒童排,每週平均有十二位聖徒配搭,以及六位福音兒童參與。過程中,青職姊妹配搭詩歌帶動唱和說故事,中壯聖徒們則用主話接觸家長。我們還遇到了當地的里長,她甚至鼓勵我們要常來推廣。儘管近日因疫情暫時無法前往,但我們仍一直為名單上的兒童和家長禱告,盼望恢復實體聚集時,他們都能比以往更加敞開。

三月份開始,我們也舉辦一系列的成全聚會,內容包含:『兒童工作的異象』、『如何在家中培育孩子』、『家聚會的示範』、『如何帶詩歌和講故事』和『兒童排的實行』。這不僅加強聖徒們對兒童的負擔,也使他們嘗試在實務上有所應用。盼望藉由這樣的成全,眾人都能持續看重、牧養兒童,為召會得著更多合乎主用的下一代!

生命園地,喜樂洋溢

一會所的青少年服事,已往以北一女中的校園工作及聖徒們的兒女為主。因著這一學期學員勞苦開展,在社區接觸到十餘位青少年,就積極邀約他們週週主日下午至會所有英文讀經及運動。服事者深感這實在是聖靈的工作,需與之配合。於是安排於五月三十一日主日下午,在會所舉辦青少年相調。鼓勵聖徒邀約家中的青少年,和學員傳福音時或聖徒們工作中所接觸到的孩子們,以及參加兒童排的對象,一同有分相調。

此外,服事者亦盼望社區聖徒及大學生能有負擔一同配搭陪伴青少年,共同擔負責任。活動前有數次召聚大學生,與之交通負擔,共同禱告,盼望在相調的過程中,能有更多聖徒同來關心青少年和召會的下一代,並讓青少年福音對象喜愛來會所,看見召會生活的多元及不同面貌,進而喜歡過召會生活。期待這些參與者能實際經歷到召會乃是生命園子,讓基督成長。

1139-3a

當天下午參加相調的聖徒及青少年和家長約有七十人。服事者將大家分為六組,安排了破冰活動、球類運動和烘焙點心。由大學生們擔任隊輔哥哥和姊姊,陪同青少年進行活動,引導他們彼此認識,幫忙顧到他們的需要;本來不熟悉的氣氛隨著相調活動而化解。在活動中,青少年找著同伴,彼此合作無間,達成目標,並與大學生漸漸熟識。當天亦有一些未信主的家長陪同孩子參加,聖徒和學員也生機的配搭接觸他們,甚至後續也開始建立了家聚會。在活動後的隔週週末,便有聖徒與當天相調的青少年及其家人相邀外出郊遊。

活動結束,我們仍維持後續的照顧和牧養;目前已有一些青少年與服事者建立晚禱或家聚會,盼望匯集大學生和照顧家的力量,關心尚未接受牧養的青少年,並將他們的家人一同帶進召會生活。

是愛是詩,信的故事

一會所聖徒為著廣傳北一女的校園福音,於五月二十七日協助學生們舉辦學校社團福音講座,主題為:『大學生是怎YOUNG』;邀請兩位姊妹是今年即將從台大畢業與學妹們分享。她們均畢業於北一女,在高中時期也曾主辦社團活動,因此這次的配搭深具傳承意義。

福音講座前,學生們除了為自己班上的同學提名代禱;同時也自行設計海報,附上報名連結,張貼於教學大樓各樓層的樓梯間。並於講座前一週,利用中午時段,先有釋放靈的團體禱告,之後至各班教室,進行跑班宣傳。藉由學生們熱切邀約,報名人數在三天內從二十位增加至七十多位,當天有近八十位學生參與。

1095-3a

講座當天,兩位分享的大學姊妹,分別是就讀台大的會計系和經濟系。一方面,她們分享自己在大學所獲得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實習和出國交換的學習經驗;也比較管理學院各科系之間的差異,提供學妹們作為將來選系的參考。另一方面,她們透過個人信仰的見證,分享自己在大學生活中,如何藉由對主的認識和經歷,並過召會生活,使她們在充實卻又有壓力的學校生活,有了最佳的抒壓管道。在面對即將畢業的生活,也能憑藉信仰的幫助,信靠神必帶領她們往後的道路。

最後,在北一女擔任教職的弟兄,在總結時,也藉由簡短分享個人信主的歷程,以及在召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益處,鼓勵學生要抓住機會參加召會活動。

這次講座,學生反應熱烈並填寫迴響卡,其中有十二位學生願意繼續和我們接觸。因此講座後,我們便將校園排移至學校,兩次的聚集共有三位福音對象參加,其中一位學生就在家聚會中受浸了。感謝主,願主記念這些敞開的學生,在我們之後的持續代禱和接觸中,都能成為神的兒女,作主合用的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