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台北市召會臉書專頁

你也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嗎?你也有使用臉書嗎? 快到台北市召會粉絲專頁,關心召會的動態,享受身體的豐富,將基督分享出去!

兒童暑期品格園

讓我們一同關心召會下一代,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

 報告及代禱事項:

 請聖徒為萬人祈求禱告、代求並感謝。廣傳福音,使人人得著救恩。

  

 共同追求進度

 


真理

神聖三一的分賜裏學習屬靈的經歷(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1407-book

神聖三一的分賜裏學習屬靈的經歷(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三至六月間,在臺北帶領全時間訓練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九章說到『在神聖三一的分賜裏學習屬靈的經歷』,第十章為『作主活的見證人』。

信息要點

一、三一神的分賜,乃是我們屬靈經歷的基本條件,沒有一天我們能離開這個基本條件。二千年前,這位是靈的神還沒有經過過程,但是在主耶穌復活以後,祂已經過了四大步驟-成為肉體、經過人生、被釘十架、從死復活,成了賜生命的靈(林前十五45)。人一得重生,裏面就有神的生命、神的性情,還有神的成分,也就是有了神自己。這位神是父、是子、也是靈,是整個的、全體的神,就在人裏面。從這時起,人的生活行動,就應當照著這個靈。保羅寫了十四封書信,論到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末了他說,我們行事為人都要『照著靈』(羅八4,加五16,25)。

二、屬靈生命的經歷,必須是在三一神的分賜裏。因這緣故,我們必須一直和這位三一神有接觸,時刻不斷的和祂有交通。所以新約告訴我們,要不住的禱告,凡事感謝(帖前五17~18)。這意思就是要和祂一直有接觸。馬太福音二十五章說到十個童女,那五個精明的就是一直維持油進來,使她們的器皿裏一直有油(4)。我們在新路上受到絕佳的成全,到各鄉鎮開展時,自然能給人一個對的印象,使得救的人跟隨我們的榜樣。我們要給人看見,雖然我們是基督徒,卻和基督教截然不同。

三、我們必須在真理和生命上跟從主,在生活上接受主的要求。我們不能只有真理的啟示,卻在生活上一點也搆不上。這是一個極大的工作,需要我們一步步走上去。台灣福音化、真理化、召會化的普及行動,乃是一個空前的大祝福,甚至是召會歷史上的大舉動。五年福音化,再五年真理化、召會化。這樣,只要經過十年,全島都會被福音滲透,村村有召會,人人懂真理,生活有見證。這些事我們當作一個重大的負擔,好好專一的在主前禱告。盼望台灣的召會能成為模範,不僅滿了真理、生命,並在生活上成為社會、國家中最高尚的團體。舉凡家庭擺設、衣著穿戴、行為舉止、說話談吐等,都給人不平凡的感受,讓人看見召會的見證。

生命經歷

一、雖然我們屬靈的經歷還不多,但我相信我們多少都有經歷。甚麼時候我們一照著這靈,裏面就明亮。甚麼時候我們不照著這靈,特別是發起脾氣時,完全不在靈裏,就糊里糊塗,甚至神智不清。如夫婦吵架,說得火冒三丈,又責備孩子,亂成一堆;真是完全在黑暗裏。然而,我們一照著靈,一切就清楚。

二、基督的生命在我們裏面,完全是靈的故事。基督教講背十字架、經歷十字架,幾乎都重在修行一面,只顧修養,沒有顧到裏面的生命。屬靈生命的經歷,必須是在三一神的分賜裏。惟一有用的,就是一直接觸主,讓三一神的分賜在我們裏面不停的進行。我們必須學習一直接觸主,讓三一神時刻在我們裏面有分賜。

三、我們操練信心,需要在事奉主的事上,應付我們的環境。環境是無常的,並且是複雜的。我們要看見,這背後有神主宰的權柄。所以要相信神,不要怪環境,要學習相信神的安排。一面要相信神,一面要用信心應付環境,千萬不要爭論、抱怨。要相信神,無論大小事情,都要學習信靠祂。這是我們必須學會的功課。

 問題研討

一、請簡述神聖三一的分賜。

二、試陳明如何背十字架、經歷十字架?

三、試述我們在操練信心,在事奉主的事上,如何應付環境?

經歷、享受並彰顯基督(三)享受包羅萬有的基督作美地—我們所分得的分(二十七)

基督作居首位和包羅萬有者,乃是眾聖徒所分得的分(西一12)。『所分得的分』是指業分,如以色列人分得迦南美地之分,作他們的產業(書十四1)。新約信徒所分得的分,不是物質的土地,乃是包羅萬有的基督作為賜生命的靈(加三14)。美地的豐富豫表基督那追測不盡之豐富的不同方面,在祂的靈裏作祂信徒全備的供應(腓一19)。在基督裏的信徒享受那地的豐富,藉此被建造成為祂的身體,作神的家與神的國(弗一22~23,二21~22)。

神呼召的目的,是要將神所揀選的人帶進對流奶與蜜的美地所豫表包羅萬有之基督的享受裏(出三8)。奶和蜜是動物生命與植物生命的調和,是基督生命的兩面,救贖的一面和生產的一面(申二六9)。基督的生命救贖這一面是為著我們法理的救贖,基督的生命生產這一面是為著我們生機的拯救(約一29,十二24)。主桌子的表記之物,表徵基督的生命救贖與生產這兩面,為著神完整的救恩。因此,美地成了給我們享受的桌子、筵席(太二六26~28)。

我們必須『在光中』,好在包羅萬有之基督救贖與生產這兩面享受祂作美地(西一12)。神是光。神的話是光。基督是光。基督的生命是光。信徒是光。召會是燈臺發光照耀。我們必須喫神的話,好在包羅萬有之基督救贖與生產這兩面享受祂作美地。神的話是奶給我們喝,是蜜給我們喫(彼前二2,詩一一九103)。我們藉著享受基督作流奶與蜜之地,就被祂這奶與蜜所構成,正如雅歌書四章十一節所說,『我新婦,你的嘴脣滴下新蜜;你的舌下有蜜有奶』。蜜叫衰頹的人得著甦醒,奶餧養新蒙恩的人。尋求者裏面所蘊藏的是這樣大量的豐富,好像食物在舌下,可以隨時將基督的豐富分給需要的人。這一種甘甜,並非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產生的,乃是經過長時間的採集,經過裏面的運動,並且謹慎的收藏,纔有的。

基督是我們活的土地和豐富的土壤,我們既在祂裏面已經生根,就能在祂裏面行事為人並吸取祂,使我們能憑著從這土壤所吸取的元素而長大(西二6~7)。歌羅西書二章八至十五節,對基督作為土壤有完滿的描述和說明,在這土壤中我們一無所缺。當我們花時間吸取祂這包羅萬有的土地時,這幾節經文裏的事實就成為我們的經歷。基督這土壤,乃是神格一切的豐滿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祂裏面的那一位(9)。作土壤的基督,乃是一切執政掌權者的元首(10)。在作土壤的基督裏,有一種元素有殺死的能力,將肉體治死(11)。在作土壤的基督裏,有一種元素使我們被埋葬(12上)。在作土壤的基督裏,有一種元素使我們復活(12下)。在作土壤的基督裏,有一種元素使我們活過來(13)。在作土壤的基督裏,有一種元素塗抹規條上所寫的字據(14)。在作土壤的基督裏,有一種元素勝過空中的邪靈(15)。

我們必須花時間享受主這包羅一切的土地,使基督這豐富土壤的一切元素,都能被吸取到我們裏面,好叫我們在經歷中,在祂裏面得了豐滿(10)。我們若要吸取作土壤之基督的豐富,就需要細嫩、新長的根。我們需要忘掉我們的環境、我們的光景、我們的失敗、以及我們的軟弱,單單花時間吸取主。當我們花時間吸取祂,我們就以神在我們裏面的增長而長大,為著建造基督的身體(西二7上,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