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真理

活在新造的實際裏

以賽亞書的頭三十九章,相當於舊約的三十九卷書,主要的是專注於舊造;而末了的二十七章,相當於新約的二十七卷書,乃是以新造為中心。以賽亞四十章啟示福音的宣揚(相當於四福音—賽四十1~5)、藉重生而得救(相當於行傳—賽四十6~8)、以及變化(相當於書信—賽四十28~31);這是啟示神藉著成為肉體,成為人,為要使人藉著重生和變化,(在生命和性情上,但不在神格上)成為神,這就是神永遠經綸的內容。以賽亞四十章和新約聖經都開始於施浸者約翰 的來臨,為著新造的起頭引進所期待的基督。

閱讀全文:活在新造的實際裏

一的真正立場—召會的立場

林前十四章三節說:『但那申言的,是對人講說建造、勉勵和安慰。』在林前十四章裏,申言是為神和基督說話,說出神和基督,並將神和基督供應分賜給人。雖然在整本聖經中,申言也是豫言、豫告和豫測,但在林前十四章,申言並不包含豫言。而且,按林前十四章的方式申言,乃是在召會聚會中實行的,使有追求的人得以超越,而建造召會。

保羅強調,所有信徒都能申言(林前十四31,24),都有義務申言(林前十四23~24),都應追求、尋求、並切慕申言(林前十四1,12,39)。保羅使用一些動詞,如『追求』、『切慕』、『尋求』、『超越』、『學習』等,以鼓勵眾聖徒都申言。

按林前十四章的方式申言,需要有四面的組成:第一,我們必須有對神、基督、和屬靈事物的認識與經歷;第二,我們必須有發表,將我們對神、基督、和屬靈事物的認識與經歷說出來;第三,我們需要有在神聖光照下對我們所處情形和環境的眼光;第四,我們需要內住之靈即時的感動,激勵我們的靈說話。

以利沙伯和馬利亞是申言的榜樣。路加一章三十九至四十五節顯示,施浸者約翰的母親以利沙伯,是活在神的面光中並在與主的交通裏,她與主有持續不斷的交通。這幾節經文也給我們看見,她對主在地上的行動有屬靈的認識和關切,以利沙伯一聽到馬利亞的問安,所懷的胎就在腹裏跳動,她就在靈裏被激動。她既在靈裏被激動,就立刻接受聖靈即時的感動,並藉著運用她的靈,得以發表出來。而馬利亞申言的榜樣,比以利沙伯的更深更高。首先馬利亞的靈以神她的救主為樂,然後她的魂尊主為大。馬利亞申言的發表是根據她對聖經的認識,都是由引自舊約的話所組成。馬利亞的申言也是根據她對神的認識和經歷,並根據她對神在人身上所施之對付和神向她列祖所施憐憫的認識。

我們需要看見申言的基本構成:第一,乃是個人對聖經的認識;第二,是個人的生命經歷,但在說出正確的申言這事上,我們卻不該黏於個人的經歷、見證、感覺、想法、意見、感情、以及對任何人事物的反應。而論到個人對聖經的認識,首先,我們必須按字面熟悉神的話;其次,我們必須認識神話語的深意和屬靈的意義;末了,我們也需要在神話語中得著屬靈的亮光,並看見屬靈的異象。

申言是為神和基督說話,並說出神和基督。這樣的說話是與神和基督的說話之靈合作。那靈總是豫備好,期盼同著我們並藉著我們說話。然而,我們並不總是與那靈合作說話。我們在與那靈合作說話上的攔阻,乃是我們天然的人與我們的個性和習慣。勝過我們的攔阻之路,乃是反我們天然的人和我們的個性、習慣。我們已被釘在十字架上(羅六6,加二20),我們該留在十字架上。

舊約和新約都結束於得勝者,在豫表的時代,得勝者是申言者。而在啟示錄,主在給召會的七封書信裏,重複七次的呼召得勝者,這些得勝者就是申言者之豫表的應驗。當使徒保羅說到召會該怎麼聚會的時候,他強調而且高舉申言(林前十四1,3~6,24,31,39)。申言會使我們成為得勝者。把基督說到人裏面就是申言,申言乃是得勝者的功用。

 

獨一的一的異象與真正的同心合意

神是一,在宇宙中只有一位神;神的本性也是一,雖然愛、光、聖、義是神的屬性;然而,神最高的屬性是一。有一纔有愛,有一纔有光。這一包含所有神的屬性和美德。在產生召會,就是基督的身體這事上,神是按照祂一的本性而行。召會的開始是按著神的本性,在獨一的一裏。我們看見五旬節那天,聖靈只產生一個召會。召會是身體,也是一個新人,以後所擴展的眾召會,都是由這一的源頭擴展出去。

閱讀全文:獨一的一的異象與真正的同心合意

約翰福音裏奧祕的真理(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1404-book

約翰福音裏奧祕的真理(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本段係主僕李常受弟兄於主後一九八六年三至六月間,在臺北帶領全時間訓練所釋放之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四至六章為『約翰福音裏奧祕的真理(一)~(三)』

真理要點

一、約翰福音裏的奧祕,就是三一神。三一神要與人發生關係,祂就必須是話。約翰福音一章一節說『太初有話,話與神同在,話就是神。』這樣的開頭證明神要來與人發生關係。為此,祂採取了四個步驟。第一步,祂來成為肉體,將神帶進人裏面。第二步,祂在地上生活了三十三年半,經過了人生。第三步,藉著死與復活,祂把人帶到神裏面。第四步,祂成為那靈(林前十五45、林後三17),居住、生活在信入祂的人裏面。

二、約翰福音是極其奧祕的書,特別是十四章所論到神聖三一的奧祕。在十六至十七節主說到,『我要求父,祂必賜給你們另一位保惠師…就是實際的靈…』。這說出主是第一位保惠師,那靈則是另一位保惠師,並且那靈要在他們裏面。然後二十節啟示,到主復活那日,子在父裏面,信徒在子裏面,子也在信徒裏面。這就是神聖三一的奧祕,在我們裏面的乃是父、子、靈三一神。不僅如此,二十六節說到父在子的名裏差靈來,十五章二十六節則說到這位靈是從父並同父來的。所以來的這一位就是三一神,這就是神聖三一的奧祕;而祂是三一的目的,乃是要把祂自己作到我們裏面。

三、約翰福音十六章十五節說『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所以我說,祂從我有所領受而要宣示與你們。』這節經文裏有一個輸送的奧祕。首先,我們要看見父是源頭,萬有都包括在祂裏面。其次,約翰三章三十五節說到『父愛子,已將萬有交在祂手裏。』所以凡父所有的都輸送到子那裏去了。接著,『祂從我有所領受』,說出這位靈從子接受了所有的一切。之後,那靈就來『宣示與你們』。這就是說,父、子、靈所有的,都由那靈輸送、傳輸到我們裏面。

生命經歷

一、約翰福音開宗明義,第一個點就是話。這話在成為肉體之後繼續說話,並且一直的說。祂說話,就是父把祂分賜出來。今天我們作主的工,也是藉著說話分賜祂。這就是約翰福音裏,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我們要深入認識聖經中那奧祕的真理。這真理才能把我們構成另一種人,使我們為神說話,把神分賜給人。這是我們認識約翰福音奧祕真理的真正目的。

二、神是三一的講究,完全是為了讓祂能進到我們裏面,成為我們的享受。為此,祂必須先經過一個過程。比方麥穗要進到我們裏面,要有麥種,種到土壤長出麥穗,然後穗要磨成粉,作成饅頭或麵條,這樣才能進到我們裏面。不僅如此,當祂來經過過程時,不但帶著這神、人的成分,並且還加上成為肉體、為人生活、釘死和死的功效、復活和復活大能、升天、得榮耀、得冠冕、王位、王權等許多其他的成分。所以今天我們所信的、所喫、所享受的,就是經過種種過程的三一神。這樣的一位,實在是太奧祕、太奇妙、太豐富、也太包羅了!

三、宇宙中有一個奇妙的傳輸、輸送,就是把三一神傳輸到我們裏面來。結果,我們就成為屬靈的人,成為屬主的人,成為屬神的人,還成為屬天的人。這就是『傳輸』(transmission)的屬靈意義。我們基督徒的生活,常常像一部引擎啟動不起來的汽車,原因就是靈輸送得不彀。這時我們就需要靈的傳輸,讓那靈輸送到我們靈裏,充滿我們。因此,我們每天早晨都必須花時間與主接觸,好接受神聖的傳輸,然後整天的生活就會有動力。

問題研討

一、試述神是如何的來與人發生關係?
二、神是三一的,其目的是為何?
三、約翰福音十六章十五節所述之輸送的奧祕是甚麼?

聖經裏的四件大事(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1403-book

聖經裏的四件大事(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本段係主僕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三至六月間,在臺北帶領全時間訓練所釋放之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一章為『認識神的經綸』,第二章是『關於神的經綸』,第三章說到『聖經裏的四件大事』。

真理要點

一、神的經綸:聖經裏的四件大事是神的經綸、神的分賜、神與人的聯合,以及神團體的彰顯。關於神的經綸,『經綸』一辭乃是指家庭法規,家庭中的行政。神的經綸就是神的打算、計畫、章程,也就是祂的目的,是祂心中所喜悅、所喜愛的。神那個心愛的美意和目的,不是別的,就是要把祂自己分賜到祂所揀選、創造、呼召、救贖、重生的人裏面。接著還要在他們裏面聖別、更新、變化、模成他們,末了就榮化他們,也就是使他們得榮耀。

二、神的分賜:神實行祂經綸的方式,乃是在創世之前揀選我們,然後在時間裏創造我們、呼召我們、救贖我們。救贖之後,神就把祂自己分賜到我們裏面,重生了我們。為著把祂自己分賜到我們裏面,神就必須是三而一的神。這位三而一的神,乃是藉著祂的神聖三一—父、子、靈—來分賜。父是源頭,一切的豐富都在父裏面。子是父的具體化身,凡父所是、所有、所能的,全都具體化身在子裏,這位子又實化為靈。父、子、靈這神聖的三一,乃是神把祂自己分賜到我們裏頭的憑藉。

三、神與人的聯合產生神團體的彰顯:為著使神與人能以聯合,進而產生神團體的彰顯,神聖三一的會議決議要照著祂的形像造人,神的形像就是祂的愛子基督。人照基督的形像被造,目的是為著盛裝基督。基督要進到人裏面,乃是藉著神聖三一的工作。照新約的啟示來看,子進到我們裏面,就是靈;子若不是靈,就無法進到我們裏面。約翰十四章十六至二十節,清楚的揭示了神聖的三一,父、子、靈。約翰十六章十三至十五節則啟示關乎神聖三一的輸送,就是父的一切都在子裏,子的一切都歸於靈,靈的一切都實化在我們裏面。藉著神聖三一的工作,我們不僅成為神的國度,也成為祂的祭司(彼前二5)。這就是君尊的祭司體系(9),為著神形像的團體彰顯,以成就神原初造人的定旨。

生命經歷

一、在生命與真理上有追求:我們必須追求在生命上長大,經過聖別、更新、變化、模成的過程,直達到成熟、得榮的地步。我們也要追求完全認識真理,聖經太豐富了,不管我們讀得多透,都還有沒有讀出來的。我們愛主、追求主的人,一生大部分的工夫,都應該用在讀聖經上。

二、一個跟隨主的人,若沒有聖靈的充滿,就如植物沒有土壤、水分、陽光和空氣,即使能活著,也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當我們被三一神充滿時,我們就有土壤、水分、陽光和空氣,結果我們的生命必然生長、長大。真正基督徒性格的操練,不是藉著外面的改良,乃是出於裏面的變化。變化的意思是,你生來不是這樣,但因著有一種元素、成分加到你裏面,與你調和,而使你變得不一樣了,你的性格也就改變了。我們基督徒的性格乃是讓舊造的生命被破碎,調進聖靈的元素,而在十字架的死裏培養成的。

三、每一個讀經的人都有四重的難處:天然的觀念、屬人的觀念、宗教的觀念、和道德的觀念。這四重觀念,可以說是四層很厚的幔子,遮蔽了我們裏面的眼睛。除非我們將這四層幔子一一除掉,否則我們難以看見聖經所啟示這四件神聖的事。我們要認識聖經,認識神的經綸,就必須改我們天然、屬人、宗教、以及道德的觀念,好來接受神的啟示。

 問題研討

一、何為神的經綸與神的分賜?

二、要認識神的經綸需要追求那些事?

三、在認識神的經綸上我們有那些難處?

帶進榮耀前景的負擔與實行(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1402-book

帶進榮耀前景的負擔與實行(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三月十四日至五月三十一日,在臺北向長老同工們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十六章說到『帶進榮耀前景的負擔與實行』,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論到『新路具體實施的步驟』(一~二)。

信息要點

一、為著帶進榮耀的前景,以達到既定的目標,首先,需要每處地方的長老,都接受負擔,到聖徒家中建立聚會,使每位聖徒家裏,都有家中聚會。家是鞏固的單位,在家裏得救的人,自然就在家裏長大,在家裏被建造,不容易失去。已往召會就像社團,人得救了常常失去,因為沒有人管,也沒有人理。現在召會必須建造在家裏,人受浸、得救後不會失去,並且是結實的。我們沒有意思建立以會所為中心的大聚會,我們乃是建立以家為基礎的家中聚會。家才是召會建造的基礎,也是召會建造的單位。

二、其次,眾長老也當把真理課程教導聚會作起來。今天大多數人都受高等教育,大學畢業的人滿街都是。如果我們只是把人請來坐上一小時半,聽一篇渺茫的道,那是行不通的。真理聚會乃是簡單明瞭的給人一篇道,有真理、有邏輯、很容易感動人。對那些受過教育、有思想的人,這是最有影響力,也是最具吸引力的。我們必須以真理聚會為目標,甚至藉此傳揚福音。

三、第三,我們一定要積極作社區和校園叩訪,同工、長老都要帶頭做這事。今天台灣社會發展很快,特別大都市的發展完全在社區。有的社區比美國社區水準更高。如果我們不能把福音傳進去,就是我們的失敗。所以我們必須積極行動,著手進行叩訪。今後我們的福音、開展都要靠社區,也要往社區去。還有校園,也是重要的目標,特別是在台北,必須好好得學生,為主的恢復預備上好的人才,在各校園建立強的見證。對於校園,我們必須有實際而正確的經營。我們必須在重點校園附近,得著地點良好、頗具規模的會所。

實行要點

一、一件事情要達到成功,總得經過幾番風雨,需要掙扎努力,至終才能達到目的。正如使徒保羅所說的:『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勞的』(林前十五58)。這裏不僅說到作工,更說到勞苦。勞苦就是不灰心,依然竭力往前。建立家中聚會、真理教導聚會、作社區和校園工作,也需要這樣勞苦。

二、盼望我們還年輕,還可以有所作為的時候,能有強的心志,作出一番成就。我們要像士師記五章所說,『定大志』、『設大謀』,為主作一點事。千萬不要把主所給我們的恩典,把我們受教育所得的,埋沒起來。我們從現在起,要盡量使用我們所擁有的,毫無保留。有一他連得就用一他連得,有二他連得就用二他連得。這樣,主纔有出路。我們都需要痛下決心,實際進步到一個地步,下苦工作出一個成果,把主的見證推展出去。

三、雖然我們有的是真理、生命、福音,是真正的鑽石,但這些鑽石不能用衛生紙隨便一包就賣給人。即使是真正的寶石,讓你用衛生紙一包,也沒有人會信裏面是寶石。因這緣故,全時間訓練裏就有這樣的課程,訓練受訓者個個端正得體、整整齊齊。一個外交官通常有三個講究:相貌、舉止和服飾。相貌、舉止、服飾皆相宜,纔能把國家代表的合式。我們作福音的代表,神的大使,更得有像樣的外觀。

 問題研討

一、為著帶進榮耀前景以達到既定目標之三方面為何?

二、我們該有甚麼態度好把主的見證推展出去?

三、為著能合式作福音的代表,我們該留意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