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真理

在基督徒生活與召會生活中神國的發展(四)照著靈顧到別人並領悟神的赦免而過國度的生活

馬太七章一至十二節論到國度子民待人的原則,啟示出國度子民身上屬天的管治,要求他們照著靈顧到別人。首先,國度子民在國度屬天的管治之下,活在謙卑的靈裏,總是審判自己,不審判別人。我們對待別人,必須棄絕自己而考慮他們,同情他們,憐憫他們。每當我們看見我們弟兄眼中的刺,必須使我們想到自己眼中的梁木。再者,我們不該把聖物給狗,或把我們的珍珠丟在豬前,免得牠們用腳踐踏珍珠,並且轉過來撕裂我們。在馬太七章六節,『聖物』必是指客觀的真理,那是屬於神的;『你們的珍珠』必是指主觀的經歷,這是我們的。當我們和別人談到真理和對基督寶貴的經歷時,我們必須察知並斷定,他們是否有度量接受我們所要分享的。另外,當我們接觸人,與人相處時,我們必須求、尋找、叩門,好得著正確的路接觸他們。國度子民接觸人最好的路,乃是照著國度並照著那靈。為此,我們需要將自己禱告到神裏面,接受那化身在祂靈裏的豐富(路十一13),使我們自己和所有在我們照顧下的人,都得著餧養。

我們要過國度生活,神人生活,召會生活,就必須謙卑,不輕看任何信徒,乃要愛我們的弟兄,赦免我們的弟兄(太十八1~35)。要過國度生活,我們必須降卑自己,變成像小孩子一樣。我們不該絆跌人,也不立下絆跌人的事。我們甚至不該輕看信主的一個小子,並且應該無限度的赦免弟兄。我們必須赦免得罪我們的弟兄,甚至七十個七次。我們必須赦免人,如同主赦免了我們一樣。

我們必須看見並領悟在神的國裏有五種赦免。第一,是永遠的赦免,就是得救的赦免,與生命有關。當我們一信入主耶穌的時候,我們一切的罪就永遠得蒙赦免;我們永遠得著永遠的生命,並且永遠得稱義。第二,是假借的赦免,這與召會有關。主將聖靈賜給祂的召會,叫召會在地上代表祂;如今神乃是藉著召會來赦免。假借的赦免,是神藉著人宣告赦免;一個人若剛得救,還不知道赦免的意義,這時最好有召會的代表站起來對他說,『你今天接受了主,你可以感謝主,因為祂已經赦免了你的罪!』第三,是恢復的赦免,這與交通有關。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犯了罪,良心就定罪我們,叫我們與神的交通受了攔阻。我們必須向神承認自己的罪與過犯,然後纔能在交通中得蒙赦免。我們若是得罪了弟兄,也要到他們面前去承認。我們若這樣作,就會恢復與神的交通,心中滿有救恩的喜樂。

第四,是政治的赦免,這與管教有關。神政治的赦免與神管理、管治、並對付我們的方式有關。當我們犯罪得罪神,只要我們向祂認罪,祂都赦免;我們與祂的交通能得著恢復,但祂可能改變對待我們的方式。例如,摩西在米利巴擊打磐石之後,就落在神政治的手下,不能進入迦南。對於別人,我們要學習寬大,要學習常常赦免別人;我們若隨便批評別人,輕易定罪別人,總是抱怨別人的行為,總是說別人對自己不好,這要叫我們落在神政治的手裏;我們若對人緊,神對我們也緊。第五,是國度的赦免,這與行政有關。我們若待人太嚴厲或在今世有不赦免的靈,就會在國度時代受管教。我們若苛刻的對待人,尖利的批評人,將來神要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求主施恩,叫我們能作憐憫人的人,不以苛刻、尖酸刻薄的手段對待人,好叫我們在那日也可以得蒙神的憐憫。

經歷、享受並彰顯基督(三)對基督無上寶貝的異象、經歷、享受與彰顯,為著真正的召會生活(三十三)

每一位在基督裏的信徒,都該經歷價值觀的改變。信徒正確的價值觀,可見於他們對基督和祂完滿救恩以下各方面的估計和評價:對於主耶穌是為著召會建造寶貴的房角石;在主耶穌與自己的親人之間;在基督為義的珍寶與屬地的珍寶之間;在對於基督的認識與萬事之間。至終,我們需要看見新耶路撒冷的異象,乃是三一神,神聖的三一,作為三種基本的因素,作到蒙祂救贖的人裏面,並與他們結構在一起,成為奇妙珍寶的結構。因此,我們需要求主給我們亮光,叫我們的價值觀有徹底的改變,叫我們不斷的揀選基督並祂一切的所是,作我們絕佳的分。

彼得認識基督的寶貴。他看見基督自己在信祂的人是寶貴的(二7)。他被主迷住(吸引並奪取)到一個地步,雖然多次受主責備並大大的失敗,還是跟定主作他的牧者,直到殉道。他看見基督自己乃是為著神建造的寶石(4,6~8),祂的寶血已救贖我們脫離虛妄的生活(一18~19),並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彼後一4)。分給所有信徒的信,是同樣寶貴的信(1)。我們信心所受那藉著苦難而來的諸般試煉,乃是寶貴的試驗(彼前一6~7)。

在舊約裏,申言者以賽亞在沮喪中看見了在榮耀裏之基督的異象(賽六1~8)。他所在的時期乃是邪惡的時代。儘管神所揀選、所愛的百姓背叛,滿有罪孽和敗壞,好王烏西雅駕崩,基督作為主、君王、萬軍之耶和華,仍在榮耀裏坐在高高的寶座上。在以賽亞的異象中,基督的長袍,表徵基督在祂美德上的榮美。這榮美主要是在祂的人性裏,並藉著祂的人性彰顯出來。基督是登寶座的神人,有神聖的榮耀彰顯在祂人性的美德裏。不僅如此,有撒拉弗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說出以賽亞看見聖別裏的基督。以賽亞看見這異象,領悟自己是嘴脣不潔的人,又住在嘴脣不潔的民中,結果就被了結了。之後就由一位撒拉弗,用來自壇上的紅炭使以賽亞得了潔淨。被神潔淨的結果乃是受神差遣,要將祂所揀選的人帶到一種活基督的光景裏,使他們在祂的榮耀裏彰顯祂,被祂的聖別浸透,並活在祂的義裏。

另外在但以理書中,超越的基督在祂無上的寶貴裏向但以理顯現為一個人,這異象叫但以理得著安慰、鼓勵和堅定(十4~9)。基督在人性裏顯現為祭司(由細麻衣袍所表徵),照顧祂被擄的選民;也在神性裏顯現為君王(由精金帶所表徵),為要掌管萬民。基督在祂的寶貴和尊榮裏顯現,是神聖的,滿了生命,並且是屬天的(由祂身體如水蒼玉所表徵),供祂的子民珍賞。基督在祂光照的眼光裏顯現,為要搜尋並審判(由祂眼目如火把所表徵)。基督在祂工作和行動的閃耀裏向但以理顯現(由祂的手和腳如閃耀發亮的銅所表徵)。基督在祂剛強的說話裏顯現,為要審判人(由祂說話的聲音如大眾的聲音所表徵)。整個世界局勢都在天上之神的諸天掌權之下,好叫基督在萬有中居首位,使祂在凡事上得著首位。在我們個人的宇宙中,基督必須是第一位;今天,基督這居首位者必須是我們召會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中心與普及。

我們必須贖回光陰,享受基督作神無上的寶貝,使我們被祂構成,成為寶貴的人,作祂自己的珍寶。當我們活在祂寶貴的同在裏,享受祂作我們的分,正如祂享受我們作祂的珍寶,祂就將自己建造到我們裏面,把我們作成祂屬靈的殿和祂聖別、君尊的祭司體系,以完成祂心頭的渴望。

經歷、享受並彰顯基督(三)望斷以及於耶穌,就是我們信心的創始者與成終者(三十二)

希伯來書十二章二節上說,『望斷以及於耶穌』。『望斷』,原文指轉離其他各種目標,以專一的注意力注視。希伯來的信徒必須望斷他們環境中一切的事物,望斷他們老舊的宗教-猶太教,望斷猶太教的逼迫,望斷一切屬地的事物,好望斷以及於,以達到這位現今在諸天之上,坐在神寶座右邊的耶穌。我們要享受天上的基督,就需要望斷一切地上的事物,而及於祂。奇妙的耶穌,在天上登了寶座,並得了榮耀尊貴為冠冕,祂是宇宙中最大的吸引。我們乃是受祂迷人的美麗所吸引,纔望斷祂以外一切的事物,使我們憑著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賽程。

基督徒的一生就是一個賽程。每一個得救的基督徒都必須奔跑這賽程,好贏得獎賞(林前九24)。這獎賞不是指一般的救恩,乃是指特別的賞賜。使徒保羅已經跑完這賽程,贏得了獎賞。賽跑的人脫去各樣不必要的重量,各樣纏累人的重擔,使他們沒有障礙,以贏得競賽。希伯來書十二章中獨一的、纏累人的罪,乃是故意犯的罪,指停止與聖徒們的聚集,放棄神經綸中新約的路,以及回到猶太教去。重擔和纏累人的罪,都會阻撓並限制希伯來的信徒,使他們不能在新約的路上跟從耶穌,奔跑那屬天的賽程。我們需要憑著忍耐奔跑,求主引導我們的心,進入神的愛以愛神,並進入基督的忍耐以忍耐。

耶穌是信心的創始者、發起者、開創者、源頭和因由(來十二2上)。信徒的信實際上不是他們自己的信,乃是基督進到他們裏面作他們的信。我們的信是我們對基督的珍賞,作為我們對祂吸引所起的反應。照我們天然的人,我們沒有信的能力。我們憑自己沒有信。那叫我們得救的信,乃是我們從主所得寶貴的信,就是神所分給的信。當我們望斷以及於耶穌,祂這賜生命的靈就將祂自己,將祂信的成分,灌輸到我們裏面。這信不是出於我們自己,乃是出於那將自己作信的成分,分賜到我們裏面,替我們信者的。

信是一種質實的能力,是『第六個感官』,我們乃是憑這官能,把未見之事或所望之事質實出來,就是把這些事的本質,質成現實。質實就是那使我們能把本質實化出來的能力。我們五官的作用是質實外面世界的東西,把一切客觀的東西搬到我們裏面來,成為我們主觀的經歷。就像眼睛之於視覺,耳朵之於聽覺,鼻子之於嗅覺一樣,信心(我們信心的靈)乃是我們將看不見之屬靈世界裏的一切,質實到我們裏面的器官。我們不是顧念、注視所見並暫時的,乃是顧念、注視所不見並永遠的。信就是信神是。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不能使神快樂(來十一6上)。『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直譯,神是〕』(6節中)。

耶穌是我們信心的成終者、完成者、完全者(來十二2上)。我們不斷的望斷以及於祂,祂就要完成並完全我們奔跑屬天賽程所需要的信心。當我們望斷以及於祂,祂就要把天、生命和力量供應我們,將祂的所是傳輸並灌注到我們裏面,使我們能奔跑屬天的賽程,在地上過屬天的生活。我們所有的信在質的一面都是同樣的,但這信的量有多少,乃在於我們有多少接觸活的神,使祂得以在我們裏面增長。接受這樣的信的路,乃是藉著呼求主,向主禱告,並禱讀主話,來接觸這信的源頭,就是主,也就是那經過過程並終極完成的神。我們重生的靈,我們信心的靈,就是那勝過撒但所組織並霸佔之世界的得勝。那無法壓制、無限無量之信的大能,推動許多人為主受苦,冒生命的危險,並成為得勝的受差遣者和殉道者,以完成神在信仰裏永遠的經綸。

經歷、享受並彰顯基督(三)救恩的創始者(元帥)和先鋒,領許多的兒子藉著進入幔內並出到營外而進榮耀裏去(三十一)

神永遠的目標,是要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裏去。神為著自己的榮耀創造、塑造、甚至造作我們,這榮耀是神的彰顯,也就是彰顯出來的神。我們對神最高的事奉,乃是在榮耀裏彰顯祂。神永遠的定旨,是要藉著祂所救贖的人,團體的彰顯祂自己。至終有神榮耀的新耶路撒冷,是神團體的彰顯。

基督是我們進入榮耀之完滿救恩的創始者(元帥)。耶穌是神聖榮耀的種子,落在地裏死了,並在復活裏長起來,在榮耀裏開花。基督為創始者、元帥、開拓者、先鋒,已領先進入榮耀。現今我們這些跟從祂的人,正在同一條路上,也要被帶進神為我們所命定同樣的榮耀裏。救恩的創始者(元帥),就是在榮耀裏的那人,是神榮耀的那人,乃是在我們裏面榮耀的種子。在我們裏面榮耀種子的長大,乃是個爭戰的過程。榮耀乃是神聖的元素從我們裏面開花。

我們是藉著受苦的過程得拯救進入榮耀,就是神的彰顯裏。作我們救恩創始者(元帥)的基督,藉著作我們的大祭司,為我們禱告並將神供應到我們裏面,盡祂的職責,領我們進入榮耀。作救恩創始者(元帥)的基督,也藉著聖別,生機的拯救神許多的兒子,而領他們進入榮耀,就是神團體的彰顯裏,這神聖的聖別是由聖別人的那靈在我們靈裏實施的。神聖的聖別,在完成神聖的經綸上,是主持的線,為要神聖的使我們『子化』,成為神的兒子,在生命和性情上與神一樣(但無分於祂的神格),作神的彰顯。神聖的聖別包括尋找的聖別、救贖的聖別、重生的聖別、更新的聖別、變化的聖別、模成的聖別、和得榮的聖別,使我們在榮耀裏完滿的成為基督的彰顯。

希伯來書的目標,就是最終的結論,乃是我們要進入幔內,並出到營外。進入幔內,意即進入主已在其中,在榮耀裏登寶座的至聖所;出到營外,意即脫離主曾從其中被人棄絕、驅逐的宗教。營表徵屬地又屬人的宗教組織,一切宗教都是屬人的組織,也是屬地的範圍,使人遠離神的經綸。我們必須在我們的靈裏,從經歷說,那裏是今天實際的至聖所;我們也必須出到宗教之外,那裏是今天實際的營。我們越在靈裏享受天上的基督,就越出到宗教的營外,跟隨受苦的耶穌。真正新約的職事,帶我們進入靈裏,就是進入幔內,對基督有享受,並加強我們跟隨耶穌出到營外,為著祂身體的緣故,交通於祂的受苦。在幔內,我們有分於天上基督的職事,使我們得著裝備,能將祂供應給營外乾渴的靈。

進入幔內就是進到我們的靈裏;當我們轉向我們的靈並操練我們的靈,我們就進入幔內。我們必須藉著將我們的靈如火挑旺起來、將我們的心思置於靈、並辨明我們的靈與魂,而操練、運用、並使用我們的靈。

以色列人拜了金牛犢後,摩西就遷到營外一個地方,凡求問主的,就出到那裏與他相會,因為主的同在和說話都在那裏。我們需要受金牛犢偶像的原則所警戒,這偶像乃是神所救贖之人所作的,使他們成了拜偶像的營。摩西因為曉得主的同在不再在百姓中間,就把他的帳棚遷移,支搭在離營一段距離的地方;他的帳棚於是成了神的帳棚。摩西遷移他的帳棚,遠離拜偶像的營之後,主與他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同伴說話。神與摩西是同伴、夥伴、同夥,同有一個事業,並在一個偉大事業中有共同的權益。因為摩西與神是親密的,所以他是一個懂得神心、照著神心、並能摸著神心的人。我們需要進入幔內並出到拜偶像的營外,與主有最親、最密的交通,使我們能成為與神有共同權益的人,能被神使用,執行祂在地上的事業。

經歷、享受並彰顯基督(三)在三一神裏的召會(三十)

三一神是新約的架構。我們藉著經歷並享受三一神,得以認識祂(約壹一5,二27,四16,五11~12)。祂不僅是我們信仰的對象,更藉著住在我們裏面,作我們的生命和生命的供應,給我們經歷並享受。我們藉著內在的享受主觀的神,而在經歷上認識祂。我們乃是在生命這條線上,並在生命長大的過程裏,得以認識三一神;我們越在生命裏長大,就越關切神聖的三一。

當三一神成為我們的經歷和享受時,祂不僅是那在寶座上宇宙般廣大的一位,祂也是那在我們心裏的一位。我們對三一神的認識不是在宇宙的寬廣裏,乃是在我們個人心的範圍裏(來八10~11)。新約所關切的乃是,我們要認識那已經進到我們這人靈裏居住,並渴望擴展到我們心的內裏各部分的一位。在新約裏,這樣對三一神的認識,乃是個人的、細節的、並經歷的。

聖經陳明一幅神聖三一為著完成祂的經綸而有之行動的圖畫。我們由此看見,聖經是照著一個管制原則寫的,就是三一神作到祂所揀選並救贖的人裏面,作他們的享受、飲料、生命的泉源和光(詩三六8~9)。這指明神要在祂的神聖三一裏,分賜到祂所揀選並救贖的人裏,作他們的經歷和享受,使他們成為祂團體的彰顯,直到永遠。


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保羅寫到,『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裏,帖撒羅尼迦人的召會』(一1)。這描繪出在帖撒羅尼迦的召會,一面是屬於帖撒羅尼迦人的,另一面是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裏的。召會是由父神所生,有祂的生命和性情,並在主耶穌基督一切的所是和所作裏,與祂有生機的聯結。

更進一步,當保羅說到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裏的召會,事實上他的意思是說,召會是在三一神裏。『父神』和『主耶穌基督』這樣的說法,都含示那靈。因為神聖三一的三者是不能分開的,所以每當我們有第一者父,我們也就有第二者子,也有第三者那靈。父、子、靈是一位神,不是三位神;祂們雖有分別,卻不分開;三者都是同時存在、互相內在的(約十四10~11)。就著祂們的永遠同時並存而言,神格的三者彼此有別,但祂們的永遠互相內在,卻使祂們成為一。

在神聖的經綸裏,神聖三一的三者在三個連續的時期裏,分別作工且表顯出來。但甚至在祂們經綸與工作的表顯裏,三者就素質說仍是同時並存、互相內在。父在子裏且憑著靈揀選我們(弗一4,彼前一2上)。子同著父憑著靈為我們完成救贖(約八29,來九14)。靈就是子(約十四26,林後三17),同著父(約十五26)在我們裏面作工。


召會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裏,意思是說,召會乃是在經過過程的三一神裏(太二八19,弗四4~6)。按照聖經,我們找不到召會只在神裏這回事;反之,召會乃是在經過過程的三一神裏(林後十三14)。在創世記一章,神是沒有經過過程的神,但在新約裏,祂成了經過過程的三一神(約七37~39,腓一19)。『經過過程』是指三一神在神聖經綸裏所經過的重要步驟,包括成為肉體、人性生活、釘十字架和復活。如今祂乃是賜生命的靈,作經過過程之三一神的終極完成。

在經過過程之三一神裏的召會,乃是在那成了賜生命之靈,同著父和子的一位裏的召會(約十四20)。父在子裏,子如今乃是賜生命的靈,住在我們裏面(約十四10~ 11,16~17,20)。當我們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裏,我們就是在那靈裏;因此,我們是在經過過程之三一神裏的召會。我們若看見召會是在三一神裏這個異象,這異象就會支配我們的思想、活動,及我們整個的生活。

經歷、享受並彰顯基督(三)使我們在聖別上無可指摘的原因,並使我們的靈、魂、體完全聖別的原因(二十九)

我們要為著召會生活過聖別的生活,就需要主使我們的心得以堅固,在聖別上無可指摘(在聖別上無可挑剔)(帖前三13)。心是人裏面諸部分的總匯,是人的總代表,是他的行動機關。我們的心是由我們魂的各部分心思、情感、意志,加上我們靈的部分良心所組成。我們的心及其在神前的光景,與我們的靈、魂、體在神前的光景,其間的關係是生機的、內在的、密不可分的。心是生命的進出口,是生命的『開關』。心不對了,靈裏的生命就受了阻礙,生命的律也就不得自由運行,不能通行無阻,而達不到我們全人的各部分。生命雖然有大能,但這大能卻受我們小小之心的控制。

神是不改變的一位,但按著我們天然的出生,我們的心在與人、與主之間的關係上是善變的。按照人天然、屬人的生命,沒有一個人有堅定的心。因為我們的心太容易改變了,所以它一點也不可靠(耶十七9~10,十三23)。我們的心有可指摘,因為我們的心刻變時翻。不改變的心就是無可指摘的心。在神的救恩裏,心的更新是一次而永遠的。但在我們的經歷裏,我們的心不斷在更新,因為它是善變的(結三六26,林後四16)。我們的心是善變的,所以需要被聖別的靈不斷的更新,好使我們的心在聖別的光景裏,就是在一種分別歸神、被神佔有、被神據有、並被神浸透的光景裏,得堅固、得建立(多三5)。

我們要成為『那些被聖別的』,過為著召會生活的聖別生活,就必須對付我們的心,而與『那聖別人的』內裏的運行合作(來二11)。神要我們的心軟、心清、心愛、心安。當我們被聖別的靈不斷更新,使我們的心得堅固,在聖別上無可指摘時,我們就漸漸成為新耶路撒冷,有神聖生命的新樣,也漸漸成為聖城,有神聖性情的聖別。

神不僅在祂法理的救贖裏藉著基督救贖的血使我們分別歸祂,而在地位上成為聖別,也在祂生機的拯救裏藉著祂自己聖別的性情用祂自己浸透我們,而在性情上聖化我們(帖前五23~24)。神在性情上聖化我們的靈、魂、體,乃是神聖的『子化』我們,使我們成為神的眾子,叫我們在生命和性情上,但不在神格上,成為與祂一樣,好使我們能作神的彰顯(弗一4~5,來二10~11)。神這樣聖別我們,就在我們靈、魂、體的素質裏變化我們,使我們在性質上全然像祂。如此,祂就保守我們的靈、魂、體全然完全(帖前五23)。在量的一面,神要全然聖別我們。在質的一面,神要保守我們得以完全,就是要保守我們的靈、魂、體得以完美。

我們要與神合作,在聖別中保守我們的靈,就必須藉著運用我們的靈,以保守我們的靈是活的。為此,我們必須運用我們的靈與神交通,並保守這靈脫離一切的玷污和污染。再者,我們要與神合作,在聖別中保守我們的魂,就必須清理我們心理之心的三條主要『動脈』,就是我們魂的各部分—我們的心思、情感和意志。除去心理之心三條主要動脈的阻塞之路,就是向主徹底認罪。我們需要停留在主面前一段時間,求主把我們完全帶進光中,根據祂所暴露的,承認我們的缺點、失誤、失敗、錯誤、惡行和諸罪。

最後,我們要與神合作,在聖別中保守我們的身體,就必須把我們的身體獻給祂,使我們能為著召會生活過聖別的生活,實行身體生活,以完成神純全的旨意。為此,我們必須不照我們的魂(舊人)生活,不將我們的身體獻給任何有罪的事物,倒要獻上自己作義的奴僕,獻上我們的肢體作義的兵器,並痛擊己身,叫身為奴,以成就我們神聖的目的,就是成為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