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實行新路的原則(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一冊)

1343-Book

實行新路的原則(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一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五年一月三日至九月二十一日,在美國加州安那翰與長老及負責弟兄的歷次聚會中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一章是『使徒行傳的回顧,以及主恢復中當前的需要』,第二章為『執行主恢復擴展和擴增的路』,第三章說到『神所命定挨家挨戶聚會的路』,第四章則為『長老要在禱告、研讀主話、生命長大、並教導聖徒上殷勤勞苦』。

信息要點

一、在行傳一章七至八節,『耶穌對他們說,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或時期,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人。』主時代性的將以色列國擺在一邊,轉向祂的見證人。八節含示主在祂新約的經綸裏,主要關切的乃是祂遍及全地活的見證人,包括猶太信徒,也包括列國當中的外邦信徒的部分。因此,主在八節的話清楚說到時代的轉移。

二、使徒行傳裏所記載保羅的經歷,結果帶進兩件事。首先是帶進基督活的見證人。在使徒行傳末二章,我們看見保羅活基督。其次,保羅經歷的結果是他撰寫了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和希伯來書。

三、在新約裏有一個很強的字『去』。馬太二十八章十九節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不但如此,新約裏的榜樣乃是聖徒一直去。早期聖徒頭一次出去,是因為被逼迫而分散。使徒行傳記載到第八章是得勝的,在耶路撒冷的召會也是剛強的。行傳八章一節說,『就在那日,在耶路撒冷的召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地。』分散的人成了強而活的見證。歷代以來,召會的墮落常是由於缺少移民。我們需要記得,亞伯拉罕是過河的人。他住在帳棚裏作寄居者,而我們需要跟隨祂的腳蹤,基督徒該是移民的人。

實行要點

一、五旬節那天之後,最初的基督徒有兩種聚會方式-在殿裏的大聚會,和挨家挨戶的小排(徒二46)。他們在殿裏聚會,因為他們不清楚神已經棄絕猶太教及其作法,並包括殿在內的設備(太二三38)。因此,他們仍然按照他們的傳統和習慣,去殿中舉行新約的聚集。在家中聚會乃是基督徒聚會的作法,符合神新約的經綸,與猶太人在會堂裏聚集的作法不同(徒六9)。家中聚會,成了眾召會中維持且普遍的實行。

二、要走建立家中聚會這條合乎聖經的路,使召會能得建造,我們在四件主要的事上必須非常殷勤。首先,我們必須多禱告。我們在禱告生活上必須迫切,花確定的時間禱告,不是光盡自己的本分,而是要擔起負擔。其次,我們需要進入真理,並學習如何講說真理。保羅清楚的說,神『願意萬人得救並且完全認識真理』。因為生命讀經的信息多,我們在閱讀和研讀上就必須堅定持續。我們若不維持閱讀的時間表,就不可能讀得好。幾乎所有新約基本的真理,在生命讀經裏都變得容易進入,所以我們藉著花時間閱讀並研讀生命讀經,就能進入真理。

三、需要殷勤的第三件事是在生命裏長大。進入真理之後長大的路,就是實行活真理。這是在生命裏真正的長大。在我們日常生活每一部分裏實行真理,必然幫助我們在生命裏長大。這樣我們就會對基督有許多經歷,我們會被祂的豐富構成。第四,我們需要花時間照顧召會。我們在聚會中需要給人榜樣,讓聖徒看見如何禱告、研讀主話、並在生命裏長大。這需要我們花時間為著主在祂身體裏的權益。我們建立榜樣以後,就該鼓勵聖徒學作同樣的事。

 問題研討

一、試述使徒行傳一章八節含示的『時代的轉移』。

二、五旬節之後,最初的基督徒有那兩種聚會方式?何種聚會方式符合神新約的經綸?

三、建立家中聚會,為使召會能得建造,我們需要在那四件事上非常殷勤?